|
東港鎮之東港是屏東縣最大的漁港,東港建港甚早,清康熙年間,就有漳泉人氏於港灣濱海一帶聚居,後來逐漸擴大建立市街,約於東港溪西岸鹽埔村東方,後來因為地勢低窪,市街大多流失,再遷至高屏溪之東,故名「東津」,後來成為兩岸間港口,而稱為東港。
東港漁業概況
本區所屬漁船大多數為近海作業,沿岸次之,少部分為河沼,養殖漁民亦佔不少,其中,鮪延繩釣以南中國海及本省附近沿海與鄰近之太平洋海域為主要漁場,少部分遠赴印度洋、赤道及密克羅尼西亞、帛琉島與關島附近海域為漁場。
淺海養殖以大鵬灣及本鎮沿岸海域為養殖場,約500公頃。淺海養殖以養殖牡蠣為主;漁塭養殖約1,305 公頃〈鹹水漁塭1,085 公頃,淡水漁塭220 公頃),以養殖鰻魚、虱母魚、草蝦、紅尾蝦、蟹及其他高經濟價值之海水魚類為主。
(民國90年資料)
屏東縣東港區漁會89年度船艘統計表
種類
|
艘數(艘)
|
噸數(噸)
|
馬力數(馬力)
|
漁船
|
5噸以下
|
67
|
284.67
|
4,269
|
5-10 噸
|
102
|
826.71
|
13,052
|
10-20 噸
|
153
|
2,524.14
|
37,218
|
20-50 噸
|
499
|
19,769.77
|
188,919
|
50-100 噸
|
268
|
17,689.91
|
154,676
|
100-200 噸
|
8
|
1,407.30
|
4,350
|
合計
|
1,097
|
42,502.50
|
4,024.84
|
舢舨
|
19
|
18.34
|
905
|
漁筏
|
426
|
|
|
備註:東港區漁會係含東港地區與新園地區
|
漁獲物外銷量大
東港漁產量經過魚市場拍賣之漁獲物年約三萬噸,金額達新台幣二十餘億元,其中三分 之二之漁獲物〈鮪魚、旗魚、劍旗魚〉外銷日本、美國提高魚貨價值並爭取外匯。
漁產量漁產值表
年別
|
產量
|
產值
|
80 年
|
30,374,321
|
2,577,621,413
|
81年
|
31,152,131
|
2,478,801,017
|
82 年
|
30,355,452
|
2,769,748, 400
|
83 年
|
28.646,935
|
2,782,208,435
|
84年
|
32,507,339.3
|
2,926,744,273
|
85 年
|
23,949,162.5
|
2,449,117,727
|
86 年
|
25,690,307
|
2,706,662,017
|
87年
|
28,238,732
|
2,331,832,504
|
88年
|
24,371,945
|
2,515,166,474
|
89年
|
26,486, 840
|
2,521,689,581
|
東港漁業研究單位
台灣省水產試驗所東港分所,已被公認是國際上最具成果的水產研究機構,曾先後完成草蝦、砂蝦、態蝦、斑節蝦、白鬢蝦、青蝦和紅尾蝦等七種本省重要經濟蝦類繁殖試驗。
東港區漁會成立沿革
1. 民國前八年,高雄州東港郡東港街一帶漁業者,為謀互助及漁業改進,成立「台灣海陸產業株式會社」,並於翌年受政府之補助委託,進行鰡卷網改良試驗。
2. 民國十三年,台灣總督府頒布施行漁業法、漁業組合會等法規,東港街即於是年六月核准設立「東港漁業組合」。
3. 民國十九年五月東港郡新園庄漁業者成立新園漁業組合。
4. 民國廿八年五月「東港漁業組合」改為出資制度之「保證責任東港漁業協同組合」。
5.民國卅二年,合併東港鎮、琉球鄉、新園鄉、佳冬鄉、林邊鄉五單位漁業組合為「東港郡漁業協同組合」。
6.民國卅三年,日本當局頒布「水產業團體法,將漁業協同組合改為「東港漁業會」。
7.台灣光復以後,卅五年十一月將東港漁業會改組為「漁會及保證責任東港漁業生產合作社」。
8. 民國卅九年五月又奉命合併改組為高雄縣東港漁會,同年十月因本省行政區調整劃分,東港劃歸屏東,同年十一月改為屏東縣東港漁會。
9.民國四十四年全省漁會改進,將新園、林邊、佳冬、琉球等鄉鎮劃出,各成立區漁會,東港仍稱為「東港區漁會」。
10. 民國五十年六月,新園區漁會再度併入,漁會名稱仍用「東港區漁會」。
東港漁港建設沿革
東港漁港位居東港溪下游出口處,建於民國四十八年,已有三十餘年歷史,係本省南部最具規模之近海漁業漁港,與鹽埔漁港同列為本省第二類漁港。本港由於地理位置靠近巴士海峽,附近海域漁產豐富,為本省最具發展潛力之漁港。由於近年來業務發展迅速,漁船急速增加,致泊地碼頭不敷使用,尤其在漁汛期或颱風期間,船隻更形擁擠,影響作業甚鉅。
為解決本區漁港擁擠現象,自民國40年起由漁業局、屏東縣政府分別撥款擴建東港及新建鹽埔漁港,計分五期完成。第一、二、三期擴建東港漁港工程業於七十二年十二月完工,接續進行第四期鹽埔漁港工程:目前該兩漁港可停泊50噸級以下漁船2,500艘,足以解除本區漁船擁擠現象,充分發揮漁港功能,惟對於吃水較深之50 噸級以上漁船,則已有漁港深度不足之憂慮,應積極開發深水漁港以供大型漁船停靠,以因應漁船大型化之需要。
東港漁港擴建計劃
東港漁港至85年計有碼頭3,292公尺、泊地約20公頃,成為本省南部設施最完備之近海漁港。本港因限於腹地無法擴建,為漁船停泊作業及漁業發展需要,乃選定東港對岸之新園鄉鹽埔村闢建鹽埔漁港,自73年度起開工至80年度止,共完成泊地約12公頃、碼頭1,600 餘公尺。
近年來近海漁船作業範圍已擴展至200浬,漁船噸位朝向大型化,依83年統計本港已有178艘大於50噸級之漁船,吃水深較現有碼頭水深大,漁船返港時靠泊困難,省府為改善本港較大型漁船停泊問題,於85年度撥款興建深水碼頭,將導流堤南側卸漁碼頭及水產學校周圍碼頭改建為E.L-4.5公尺之深水碼頭,供50 噸級以上漁船停泊,總長度878.7公尺,完成後將可有效紓解本港大型漁船停泊課題,並促進東港地區漁業持續發展。
東港漁港建設歷年經費及主要工程項目 (民國90年資料)
期問
|
40~69年
|
69~76年(含一期方案)
|
77~85年(含二期方案)
|
77~85年陸上公共設施
|
經費
|
4,652 萬
|
35,300 萬
|
34,940 萬
|
6,292 萬
|
主要設備
|
碼頭
|
1,270公尺
|
碼頭
|
3,292公尺
|
深水碼頭
|
878.7公尺
|
拍賣場
|
防波堤
|
571公尺
|
泊地
|
15公頃
|
防波堤
|
120公尺
|
魚市場
|
導流堤
|
798公尺
|
防波堤
|
804公尺
|
防砂堤
|
45公尺
|
活動中心
|
泊地
|
13公頃
|
護岸
|
100公尺
|
泊地浚挖
|
一式
|
漁港道路
|
|
|
新生地
|
10公頃
|
管理站
|
一式
|
卸魚機
|
|
|
道路
|
800公尺
|
防波堤加高
|
315公尺
|
|
|
|
導流堤
|
798公尺
|
|
|
|
圖說:
1. 東港漁港第四期擴建工程。
2. 東港漁港第五期擴建工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