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船及作業海域
|
|
|
本區所屬漁船大多數為遠近海作業,沿岸次之,少部分為河沼,養殖漁民亦佔不少,計有動力漁船1,185艘、舢舨47艘、漁筏355艘,合計大小漁船數1,587艘。
其中鮪延繩釣類漁船996艘、拖網類漁船189艘。
5噸以下(CT0)漁船38艘,5~10噸(CT1)72艘,10~20噸(CT2)107艘,20~50噸(CT3)435艘、50~100噸(CT4)469艘,100~200噸(CT5)33艘,200噸以上(CT6)31艘,漁船作業遍及全球三大洋。
遠、近海漁獲物大部分為鮪魚、旗魚、劍旗魚、鬼頭刀魚、白帶魚、加納魚、鯊魚、雜魚等。
統計年度:109年度
|
相關圖片:
|
|
拖網漁業
|
|
|
拖網漁業漁船,以台灣海峽及本縣沿海和本省東部沿岸海域為漁場。拖網漁業主要以底棲性的生物為捕撈對象,依作業方式分為單拖網及雙拖網兩種。
本區拖網作業漁船以單船拖網為主。
單拖網漁業:由單船船側或船尾拖拉一具袋型的漁網,網口的兩側利用二塊網皮張開,以捕撈水產生物。
本區拖網主要漁獲以櫻花蝦、赤尾青蝦、中型毛蝦等蝦類或其他高經濟價值的魚類為主。
|
|
|
鮪延繩釣漁業
|
|
|
鮪延繩釣漁業:以南中國海及本省附近沿海與鄰近之太平洋海域為主要漁場,少部分遠赴印度洋、赤道及密克羅尼西亞、帛琉島與關島附近海域為漁場。近來尤於國內漁業資源減少,有向國外尋求漁業合作的方式來進行捕撈。主要魚獲以黃鰭鮪、大目鮪、長鰭鮪及旗魚、鯊魚為主。
雜魚延繩釣漁業:以台灣海峽南部本縣附近沿海海域為漁場。以底悽性魚種為主,但對鬼頭刀亦有良好之漁獲。
傳統鮪延繩釣:以捕撈棲息於海洋中層水域的長鰭鮪為主。為節省冷凍貯藏空間,魚兒被捕上船後都只切除一小段尾鰭處理後,放入零下20℃的低溫凍結,銷售歐美製作海底雞罐頭原料魚(主要為長鰭鮪)。
超低溫鮪延繩釣:以捕撈棲息在海洋較深水層的黃鰭鮪、大目鮪、黑鮪為主。
船員在魚捕上船後即去除鰓、鰓蓋、鰭、內臟及放血等處理後,放入零下50℃以超低溫急凍後包冰貯藏,目前銷售日本生魚片就是以此種漁業所捕獲的鮪魚以超低冷凍方式處理。
小型鮪延繩釣:以捕撈棲息在海洋中層、表層的黃鰭鮪為主,在去鰓、鰭、內臟的簡易處理後,放入有碎冰覆蓋魚艙冷藏,或 放入1℃至零下1℃的低溫鹽水貯藏。
|

相關連結:
|
|
養殖漁業
|
|
|
本區概分漁塭養殖和淺海養殖兩類,以漁塭養殖為主。
漁塭養殖約33.33公頃〈鹹水漁塭33.18公頃,淡水漁塭0.15公頃〉,以牡蠣、紅衫、虱目魚、草蝦、紅尾蝦、蟹及其他高經濟價值之石斑、龍膽石斑、鰻魚、午仔魚、海鱺等海水魚類為主。
淺海養殖過去以大鵬灣養蚵為養殖場,面積曾達約1公頃,以牡蠣為大宗,惟隨大鵬灣風景區開發目前所存不多,僅剩零星養殖,面積不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