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漁村青少年組織體系,擴大招募新會員,依年齡層不同採分齡、分級,俾讓漁村青少年從作業組與活動中體認各種更新、更活潑的知識與技能。
二、教育漁村青少年青年在人格、智能、情緒、道德等得以均衡發展,並培育青少年領導才能與溝通能力,並對自我的家鄉各項民俗、文化與產業資源有更深的認知。
三、辦理各種漁村青少年技藝培訓作業研習:
(一)水族箱養殖與佈置作業組:
觀賞魚兒悠遊其間水族箱,綠意盎然水生植物造景觀。利用觀賞水族的飼養、激發漁村青少年對認識自己漁村生活環境生態的平衡認識進而達到留村從漁目的。
利用東港周邊環境的石頭.溪魚蝦、水草、砂石等…,布置水族箱創造飼養、欣賞、休閒、景觀營造、並培育漁村青少年認識漁村沿岸漁類及水質生態平衡。
(二)創意雕刻作業組:
利用泡棉創意雕刻技術教導漁村青少年對漁村的船、房屋、橋、漁產等環境認識,觀察漁村日常生活作習進而了解漁村多元化。
運用蠟筆與水彩觀察漁村環境四周人、事、物、建築、漁港等,使漁村青少年更接近漁產業對漁業產生興趣並促進漁村青少年手、腦、創造力、想像力等。
(三)漁村美食作業組:
利用簡單烹調方式體驗東港在地漁產美味,了解東港漁產品的特色及品嘗並成果展示,及漁民節表揚義務指導員等以利漁村青少年得以充實自己、肯定自我,並訓練其手、腦、身、心健全發展。
觀察東港在地的漁產品如櫻花蝦、赤尾青、蚵、旗魚、鮪魚…,製成小點心等食材,讓漁村青少年親身體驗,摸得道也吃得到,品嚐吃魚的好處促進漁產發達。
(四)創意黏土作業組:
透過漁村紙黏土手工藝作業組研習,培育漁村青少年手藝多元化激發想像、創造、認識魚貝類等生物,對漁業產生興趣達到培育下一代技藝承傳。
使用超輕土無化學成分,捏成各種魚、蝦、貝類等,製成書簽、月曆、鑰匙圈等生活用品。讓漁村青少年對漁村文化工作從小紮根,進而身體力行有效培養手腦身心健全的好國民。
四、配合上級活動,會員方法示範發表,漁村青少年活動、社區、或地方團體辦理各項活動(如健行、凈灘、黑鮪魚季文化活動等等)俾讓漁村青少年對漁村之傳統民俗文化能更深入了解,進而培養對家鄉有更濃厚之情感。
本會四健會業務承辦人:推廣部紀美芬,電話08-8323122轉305